中华民族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向来重视家教。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,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。而“不成文”,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,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。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,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,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,已经是“家家之训”,形成家家之风。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、传统习惯、为人之道、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,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。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。从古至今,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、诸葛亮《诫子书》、周怡《勉谕儿辈》、朱子《治家格言》、《曾国藩家书》、《傅雷家书》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,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。历史上的“孟母三迁”“岳母刺字” 等等,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。“非淡澹无以明志、非宁静无以致远”“常将有日思无日、莫待无时思有时”“莫贪意外之财、莫饮过量之酒”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。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、对子女和家人有利,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。 从表面上看,家风仅仅一个家庭的事,与社会无关,也与国家无关,其实不然。在人的生长过程中,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:家庭具有好家风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,而遭到好家风刻画的官员更能变成公民的好公仆。而反观近年来纵观反腐浪潮中落马的高官,不难看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官员的腐败不仅仅是“一人腐”,都带有“全家腐”,甚至家族式腐败的特征。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“封妻荫子”等丑陋“腐败亚文化”的盛行,使得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权力组建巨大关系网,形成庞大的家族式腐败链条,妻儿的话语、亲戚的左右,往往改变着官员们的决定。有的官员为了满足家人的物质需求大肆揽财,有的官员通过配偶、子女受贿。这些惨痛教训都在警醒着大家,遵规守纪是平安“密钥”,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。 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,重提家风建设是实现‘中国梦’的最好落点。”认识好的家风、家规和家训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性,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,对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,提高党性修养具有指导教育意义。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,能够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为原则,从细微处着眼,从点滴小事做起,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,带动好的社会风气、传承正能量。